经营原点十二条

12/20/2017 2:56:23 PM

经营企业的十二条准则概述

  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和夫对自己的经营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 也是稻盛先生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动纲领。

  稻盛先生说,经营成败取决于经营者的行动。如果经营者认真学习、果断落实十二条, 经营者就会变得判若两人。经营者变,公司的干部就跟着变, 公司的员工再跟着变。这样只要一年,你的公司就会变成一个高收益、快增长的、了不起的优秀企业。

  “盛和塾”的塾生企业家中,因切实执行十二条,而在一、二年内迅速成长的企业,比比皆是。

  有人说经营是一门技巧,有人讲经营是一项艺术,这类说法当然都有它一面之理。但从经营十二条看, 经营与经营者的人格、意志、精神力之间的关系更大。与其说经营是技巧,与其说经营是艺术,不如说经营更是一种哲学,于是“经营哲学”这个说法便应运而生。

  事业持续成功需要哲学。稻盛先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从经营十二条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领略一个具备深刻哲学头脑的大企业家的睿智。

  他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经营企业的如下十二条准则:

  • 第一条: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条:设定具体的目标
  • 第三条:胸怀强烈的愿望
  • 第四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第五条: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
  • 第六条:定价决定经营
  • 第七条: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
  • 第八条:燃起斗志
  • 第九条:拿出勇气做事
  • 第十条: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 第十一条:以关爱和诚实之心待人
  • 第十二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一、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的大原则就是: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树立光明正大、符合大义名分、崇高的事业目的。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不错。但要让全体员工与自己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缺乏“大义名分”是行不通的。“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如果一点儿都没有,人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创办“京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当时我还不懂这一条经营大原则。“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上市销售”,就是我当时的事业目的。但想不到创业的第三年,就招致青年员工们的反叛。公司设立第二年,招进了十多名高中毕业生,经过一年的磨练已成生力军。突然他们持联名状,向我集体交涉。状书上写明每年最低工资增幅、最低奖金,而且要连续增长到将来等等。要求我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当初招聘面试时我曾明言:“公司究竟能成何事,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必定奋力拚搏,力争办成一流企业。你们愿意到这样的公司来试试吗?”他们明白我的话,但仅过一年他们就来联名状,并威胁不答应条件就集体辞职。新公司正缺人,他们已成主力,如果走了,公司必遭损失。但如果他们固执己见,那也没办法。我不肯妥协,明确答复:“不接受你们的条件。”公司创办不足三年,我自己对公司前途仍无确凿把握,对将来的描绘只能是“全身心投入,总会有所成就吧”。为了挽留他们,要做出缺乏自信、违心的承诺,我做不到。谈判从公司谈到我家,僵持了三天三夜,我这样对他们说:“作为经营者我绝不只为自己,我竭尽全力把公司办成你们从内心认可的好企业。这话是真是假,我无法向你们证实,你们姑且抱‘就算上当也试试’的心情怎么样?我拼上命也要把事业做成,如果我对经营不尽责,或者我贪图私利,你们觉得受骗了,那时把我杀了也行。”这样熬了三天三夜,推心置腹,他们总算相信了我,撤回了条件。不但留下来,而且倍加努力工作。这些人后来陆续都成了京瓷的骨干。

  但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企业经营的根本意义和真正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腹”。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必须超脱私心,让企业拥有大义名分。

  这种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同时大义名分又给了经营者足够底气,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牵制,全身心投入经营。

 

二、设立明确目标,并与员工分担

  经营者要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也包括利润、员工人数等涉及企业规模的项目,都要用数字具体地表示。而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再进一步,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这样每个人就能看出自己每一天的目标,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

  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每天的目标达成,积累起来,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达成了。

  经营中,很多人主张必须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建立5年计划甚至10年计划等,但是我却认为无此必要。我们公司基本不搞中、长期计划。因为即使建立,要达成也几乎不可能。其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不测事态发生,计划本身失去意义,这类事司空见惯。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完不成也没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计划。一旦经营者再次揭示经营目标,员工反倒失去向高目标挑战的热情。更坏的是,销售目标没达成,费用和人员倒按计划增加了,即销售减、费用增,经营吃紧,日子更难过。

  因此京瓷从创立起,一向只搞年度经营计划。三五年后的事,谁都无法正确预测。

[编辑]

三、胸怀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相信境由心生,心中蓝图能成现实。就是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正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为经营问题而苦闷彷徨,是经营者的家常便饭。所以,聚精会神于悬案、难案,日思夜想,废寝忘食,持续将思维聚焦于一点,直至突破。能否做到这些,是事业胜负的分水岭。

  对胜利的强烈欲望,会形成潜意识,比如:“销售额要多少”、“利润要多少”……对这样的目标,日以继夜反复思考,这种强烈、持续的愿望,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潜意识所持的容量,比显意识不知要大多少倍。经营者总很繁忙,不可能24小时只想一件事,但因“销售额要多少”这个目标已进了潜意识,即使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达成目标的启示。

  某日,我在酒店小酌,忽然听到邻桌陌生人说话,所言极像我筹划新事业的专门人才。于是我立即起身请教:“对不起,听您刚才的话……”不知不觉就攀谈起来,热络起来,再后,此君便进了本公司,新事业以此为契机启动并一举展开。这类事我经历过多次。

  这种场合,原不过隔桌饮酒,萍水相逢。然而,强烈愿望既已浸透潜意识,即使不经意之间,也能将偶然邂逅变作良机,导致事业成功。这是潜意识的功劳。

  但进入这种境界之前,必须反复继续,必须有一个全身心投入、不断驱动显意识的过程。如果对要做的事不肯深思,甚至朝秦暮楚,或淡然处置,它绝不会进到潜意识。只有持续火一样燃烧着的炽热愿望,才可能驱动潜意识为您效劳。

  40年前白手创建京瓷时,面对仅有的28名员工,我却总是重复这样的话:“让我们拼命干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镇上第一的公司。不,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

  资金、设备、技术、人才,什么都缺的状况之中,我却一味热衷于对员工们讲述将来之梦。在别人看来,这简直荒唐至极,连我自己也不免半信半疑。但是,朝也说晚也说,一遍又一遍,反复倡导,不知何时起,竟信了!而且朝着那目标,众志成城,不惜一切努力去实现!

 

四、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今年也许不景气,但不管哪个年代,不管怎样的不景气,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在我27岁时,开始经营企业,成立了“京瓷”公司。当时,我连经营的“经”字都不识,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公司倒闭,不能让支持我、出钱帮我成立公司的人遭殃。为此,我拼命地工作,常常从清晨干到凌晨,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有了“京瓷”今天的辉煌。

  我常想起我的舅舅。战后他身无一文,做起了蔬菜生意。舅舅的文化程度不过小学毕业,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他每天拉着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大板车做买卖,被邻居们嘲笑。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经营,该怎样做买卖,也不懂会计,但是就是凭借勤奋和辛劳,他的菜铺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晚年他的经营一直很顺利。没有学问,没有能耐,但正是这种埋头苦干给他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舅舅的形象深深刻在了我儿时的心中。

  我为什么强调要“拼命工作”呢?

  第一,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拼命求生存。稍微有了点钱,公司刚有起色,就想偷懒,就想舒服,这种浅薄的想法也就是我们人类才有。在自然界里,这样的生物绝不存在。

  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在环境严酷、灼热的沙漠里,一年也会下几场雨。有些植物趁着这雨,很快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然后枯萎,生命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周。它们在沙漠里顽强地生存,尽管生命短暂,为了留下子孙,只要有一点雨水,它们就要开花结果,把种子留在地表,以待来年下雨时再次发芽。

  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这是自然界生存的规律,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力。

  我向许多人提问:“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是的,我在努力工作。”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你不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第二,只要喜欢你的工作,再努力也不觉其苦,拼命工作是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事情要一天天持续下去,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有机会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当然很好,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幸运。一般的人都是为了生计而从事某项工作。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做出努力,让自己去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努力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接下来就好办了。

  跟谈恋爱一样,如果喜爱以至迷恋的话,不管怎样的辛苦都不再感觉到辛苦。因此,虽然最初面对的是一个不懂的行业、不喜欢的公司,但我当年就是决心努力让自己喜爱自己的工作、喜爱自己的研究。

  第三,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当你每天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低效的、漫不经心的现象就会消失。不管是谁,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要进入拼命努力的状态,他就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寻思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拼命工作的同时又能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创意。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产生有益的启迪。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但是在每天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会开动脑筋,孜孜以求,推敲更好的工作方法。为了增加销售,还有没有更好的促销方案呢?为了提高效率,还有没有更好的生产方式呢?这样不断钻研的结果,往往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进展。京瓷能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就是我们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结果。

  第四,拼命工作可以磨练灵魂。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就没有空闲。古话说:“小人闲居不为善”。人这种动物,一旦有了闲暇,就会动不正经的念头,干不正经的事。但如果忙忙碌碌、专注于工作,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时间考虑多余的东西了。

  禅宗的和尚和修道的修行者们,在刻苦修行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灵魂。将心思集中到一点,抑制杂念狂想,不给它们作祟的空间,通过这样的修行,整理自己的心绪,磨练自己的心志,造就纯粹而优秀的人格。因此说,拼命工作和修行过程一样,能磨练人的灵魂。

  25年前,在京瓷规模还不大时,我应大家的要求成立了盛和塾。迄今为止,伴随着京瓷和第二电信电话公司的持续发展,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大家,我能传授给你们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竭尽全力拼命工作”这一条。

[编辑]

五、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企业经营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京瓷开始运行时,我还没有经营经验及知识,一到月底,就抓住财务人员问:“这个月怎么样?”但他们夹杂许多会计专业术语的解答,令技术出身的我十分头痛。我忍不住说:“如果销售减去经费,剩余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把利润额增加到最大,把经费压缩到最小,不就行了吗?”估计那位会计当时吃了一惊。

  从那时起,我就把“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当作经营的大原则。这虽然是一条非常单纯的原则,但只要忠实贯彻这一原则,京瓷就可以成为高收益的优秀企业。

  作为经营常识,销售额增加,经费往往随之增加。但是不对。举例来说,假定现在销售额为100,为此需要现有的人员及设备,那么订单增至l50,按常理,人员、设备也要增加50%才能应付生产。

  但是,这样简单的加法绝对不行。订单增至l50,就要通过提高效率,只增加二三成的人员,这样才能实现高收益。

  “订单倍增,人员、设备也倍增”的加法经营很危险。一旦订单减少、销售降低、经费负担加重,企业立即就会一落而亏本。

  而实施“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原则,必须建立一个系统,使每个部门、每月的经费明细一目了然。

  京瓷开张不久,就引人了所谓“变形虫经营”的管理系统。“变形虫”是由几个人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集团,可根据需要重组。京瓷现有1000多个这样的小集团,构成一个经营系统。所谓“变形虫经营”,就是计算出每个“变形虫”每小时生产多少附加值。简单讲,就是从每个“变形虫”月销售额中减去所有月经费,剩余金额除以月总工时所得的数字,作为经营指标,我们称之为“每小时核算制度”。

  京瓷就依据“每小时核算制度”,月末结算,次月初各部门实际业绩很快出来。只要细看“每小时核算表”,有关情况一清二楚,便于经营者迅速判断,采取对策。

  由于“每小时核算表”比一般会计科目分得更细,也使得从事实际工作的员工容易理解,并可采取具体行动来削减经费。看了细分后的核算表,“啊,这个月电费花多了”。现场负责人就能清楚理解经费增减原因,便于切实改进。

 

六、定价即经营

  定价是领导的职责,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赚钱的平衡点上。

  给产品定价有各种考量。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价格体现经营者的经营思想。

  价格决定以后,究竟能卖出多少量,获得多少利,预测极难。定价太高,产品卖不出;定价过低,虽然畅销,却没有利润。总之定价失误,企业损失莫大。

  要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品的利润与销售数量乘积为最大值的某一点,据此定价。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真能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员,而非经营者莫属。可以说这是定价的普遍原则。

  但是,即使以顾客乐意的最高价格出售了,却没有获利也是不行的。问题在于:在已定的价格下,怎样才能挤出利润?

  一般的厂家,以成本加利润来定价格,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价往往先由市场决定了。成本加利润所定的价格,因为偏高而卖不动,不得已而降价,预想的利润泡汤,极易陷入亏损。因此,我给技术开发人员这样定位:“你们或许认为,技术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只有在开发的同时认真考虑降低成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技术员。”

  必须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价格之内,努力获取最大利润。为此,在满足质量,规格等一切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千方百汁,彻底降低制造成本。

  “定价”、“采购”、“压缩生产成本”这三者必须连动,“定价”不可孤立进行,就是说,“定价”即意味着对降低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负责。价格之所以要由经营者亲自决定,理由就在于此。定价即经营,定价是经营者的事。

 

七、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可以说经营等于经营者的意志本身。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目标非实现不可,这种坚强意志在经营中必不可缺。

  不少经营者眼看目标达不成,或寻找借口,或修正目标,甚至将目标、计划全盘撤消。这种轻率态度,不仅使实现目标变得根本不可能,而且给予员工极大的消极影响。

  许多经营者往往以经济环境变化为理由,毫无顾忌地将预报数字向下调整。向下调整过的目标,遭遇新的环境变动,不得不再次向下调。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必将完全失去投资者和企业员工的信赖。经营者既已决定“要这么做”,就必须以坚强意志贯彻到底。

  还有一个要点,虽说目标就是经营者的意志,但是必须获得员工的共鸣。起初是经营者个人的意志,但随后得让全体员工发出“那么让我们一起干吧!”的呼声才好。自上而下的高目标,需要自下而上的响应。

  做到这点不难,比如事前先讲一番激励话:“咱们公司前景光明,虽然现在规模还小,但将来的巨大发展,大家可以期待。”然后开宴会,一起干杯后就开口:“今年我想把营业额翻一翻。”这时身旁必须坐着一位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家伙,让他接话;“社长说得对!干吧!”这时的气氛使消极者不好反对,而且不知不觉中甚至随声附和。高目标往往就在全员赞同之下得以通过。

  经营也是心理学。即使低目标,若让“冷水派”先发言,他们也会说:“难,不可能完成。”一旦气氛消沉,经营者期望的高目标就可能落空。

  我认为:一定要设定高目标,然后向高目标发起挑战。当然目标过高,一年、二年,甚至连续三年完不成的话,高目标就成水中月、镜中花。其副作用是:今后谁也不会认真理会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了。

  然而,还是要有比上年高出一截的经营目标。否则不足以激发员工士气,公司会失去活力。

[编辑]

八、燃起昂扬的斗志

  经营需要昂扬的斗志,其程度不亚于格斗。脾气太好,架也没吵过的人,应该趁早把社长的座椅让给更有斗争心的人。

  不管说得多么好听,经营毕竟是弱肉强食,是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哪怕只有2~3名员工的小企业,经营者如果缺乏“斗魂”,不能为保护员工而发挥昂扬的斗志,将必败无疑。

  所谓斗志,并不是粗野,并不是张扬暴力,而是母亲保卫孩子时不顾一切的勇气。没有这种勇气和气概,经营者就不可能得到员工们由衷的信赖。

  这种英勇气概,采自强烈的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企业、保护员工的责任心,这种责任感使经营者勇敢而且坚定。挑选经营者不应该只看能力,应该把有斗志,就是为了保护企业、保护员工,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人,选作经营者。

 

九、经营企业,临事有勇

  为什么需要勇气?首先,对事物进行判断时需要勇气。以纯粹的动机,依据正确的原则去判断事物和经营企业,照理应该不会发生问题。但实际上却会遭遇各种阻力。比如:要购买某块工厂用地,有时不得不与当地有影响的政治家甚至黑社会打交道。这时,坚持以正确的原则作为判断基准,还是以追求稳妥作为判断基准,则是考验经营者是否真有勇气。

  即使受到威肋、中伤和诽谤,即使面临损失或灾难,仍然毫不退缩、坦然面对、坚持原则,坚决做出对公司有利的判断,这就需要真正的勇气。

  经营者如果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临阵退却,立即会失去员工的信任。同时,员工也会上行下效,不以卑怯为耻,紧要关头妥协退让,丧失立场。

[编辑]

十、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新闻界代表人物戴维特先生,在其所著《下一世纪》一书中,有一章开头就引用了我的话:“我们接着要做的事,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事实上,京瓷公司过去做的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把它作为新型工业材料,将它发展成数兆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半导体封装件,促进了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又开发出人造骨、人造牙根等用于生物体的新产品。开拓出一个精密陶瓷的新的产业领域,甚至被誉为创造了又一个“新石器时代”,对社会贡献之大不言而喻。

  京瓷为什么如此富有独创性?许多日本经营者把原因归结到京瓷的技术开发力上。对照自己,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没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先进技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琢磨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今天胜于昨天,明天超过今天,天天进步,日积月累,从中才能产生独创性的技术和经营。

  “不可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作业,要不断有所创新。”如果把这句话作为公司方针,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这样经过3~4年,企业就会有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不是以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是现在就定一个现有能力达不到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某个时点达成它。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做成!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十一、抱同情心,诚实待人

  这里所说的同情心,又可称作“利他”之心。不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必要时,即使付出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尽力。这种美好的心灵,我认为即使在商业世界里,也是最重要的。

  但是许多人认为:“同情”、“利他”这类说法,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事实上很难推行。但事实并非如此。

  京瓷在美国有一家生产电子零部件的子公司,名叫AVX公司。1989年时,AVX公司在电容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把京瓷发展成综合性的电子零部件公司,我向AVX公司的董事长提出了收购该公司的要求。

  这位董事长爽快地答应了。收购采取了“股票交换”的方式。我们决定把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价格交易20美元左右的AVX股票高评50%,即评估为30美元,与在同一交易所上市的、时值82美元的京瓷股票进行交换。

  但对方董事长立即提出30美元的价格仍然偏低,要求再增加,希望以32美元成交。当时我们京瓷的美国公司的社长以及律师都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轻易答应这类要求,在今后的交涉中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京瓷不利。但我认为这位董事长要对他的股东负责,他的要求应予理解,于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然而,当双方股票正要实行交割时,纽约证交所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京瓷股票也跌了10美元,变成了72美元。看到这种情况,对方董事长又提出要求,把原定的82对32的交换条件改为72对32。

  通常的看法,如果是因为京瓷业绩下降引起股票下滑,当然京瓷应该负责,现在是股市全盘下跌,改变交换比率完全没有必要。

  但是,我还是再次接受了不利的变更条件。这既不是出于什么算计,也不是感情用事。收购合并是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合二为一,是企业与企业结婚,应该最大限度为对方考虑。

  收购之后,京瓷股票一路上扬,AVX公司的股东获利丰厚,他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公司员工。一般而言,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对收购公司总是抱有抵触和不满,但 AVX的员工们却因为京瓷接连的高姿态,一开始就能友好交流,而且很自然地接受了京瓷的经营哲学。也使得收购后的AVX公司继续成长,不到五年,叉在纽约证交所再次上市。在再上市过程中,京瓷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0年以前,许多日本公司收购了美国公司,但像京瓷收购AVX公司这样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我认为,他们的失败和AVX公司的成功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还是要真正地为对方着想。这种“心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十二、乐观向上,不失诚挚之心

  不管处于何种逆境,经营者必须始终保持开朗、向前看的态度,这已成为我的信念。既然从事了经营,就不要害怕各种经营课题接踵而来。而且问题越是困难,越是不能失去理想和希望。

  为各种经营上的问题所纠缠,却能顶住压力,坚韧不拔,这样的经营者身上似乎透出一种“悲壮感”。因为我谈到了坚强的意志和“斗魂”,有人或许认为经营一定是苦差使,一定充满“悲壮感”。

  恰恰相反,正因为经营需要激烈的斗魂和不屈的意志,所以经营者必须同时保持开朗的心态。一味紧张,有张无弛,长期经营就很难坚持。

  一方面是“必须苦干”的决心,另方面是“必将成功”的确信。以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乃是人生成功的铁则,是经营者的生存智慧。

  比如:有病时坚信必能康复,于是好好养生。比如:资金周转困难,很伤脑筋,但坚信只要努力,总有办法解决,于是就更加努力去解决。只要努力坚持,事态一定会出现转机。从长时看,乐观向上,积极努力,必会有好报。因为自然界本来就这样,这个世界本来就如此。

  我把上述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称为“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同情之心,谦虚之心,感激之心,实事求是之心,抱着这样美好的心,又坚持踏实努力的人,他们必将时来运转,幸运一定会关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