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站点的可用性

4/12/2013 7:08:22 AM

    ——此文章摘自《精通Web标准建站:标记语言、网站分析、设计理念、SEO与BI(附光盘) 》定价:¥55.00 特价:¥41.25 购买>>

  9.5 提高站点可用性

  在本章的第2节,可用性曾经被提及。可是什么是可用性这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出答案。在很多用户心中,可用性是一个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被说明的模糊概念。作为判别站点优劣的标准之一,可用性需要一个确切的定义。同样都是音乐在线试听网站,两个网站都实现了在线搜索、在线听歌、在线评价的功能,但是并不能由此断定这两个网站具有相同的可用性。事实上,其中一个往往会更可用一些,因为更可用的那个网站在某个功能上是更加简便的。试着比较一下,听音乐网(如图9.8所示)与天籁之音网(如图9.9所示)哪个更具可用性。当然,这只是一个初级判断,了解了可用性,再做这种判断或许会更容易、更真实。

  图9.8 听音乐网站界面

  9.5.1 可用性定义

  可用性在ISO标准中的定义为: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一个站点可以被一组用户有效、高效且满意地达成某个目标所能达到的程度。

  在可用性的定义中,将可用性限定在几个范围内。首先要注意的范围是用户组,对于不同的用户组而言,可用性也就不同。这说明,可用性只是相对于特定用户组的概念。

  其次要注意的范围是任务。在没有进行任何任务的情况下,是无法考虑某个站点的可用性的。只有在执行某个任务的时候,才能明确该站点的可用性情况。当用户使用该站点进行新闻浏览、音乐在线收听的任务时,他们的满意程度可以定义为可用性。如果用户在进行这样的任务时,无法完成或者只能部分完成,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站点的可用性很差。

  图9.9 天籁之音网站界面

  最后要注意的范围是效率。当使用一个站点进行某项任务时,并不能直接完成,而是要进行几个步骤后才能完成,那么这样的站点就是效率低下的,可用性也很差。当然,这只是关于可用性的几种定义之一,许多可用性专家如Nielsen倾向于采用和ISO标准中类似的定义。例如,Nielsen提出以下5点决定了一个站点的可用性:

  可学习性

  可记忆性

  使用时的效率

  使用时的可靠程度

  用户的满意程度

  根据这个定义,如果说一个站点是可用的,那么这个网站要具备如下条件:容易学习;便于记忆操作的流程;使用时效率很高;正确地运作并且帮助用户正确地完成任务;各类用户对使用这个站点普遍表示满意。这个定义的优势在于:将站点的可用性详细分为几个部分,便于用户做出判断。而这个定义的缺点在于:忽略了使用人群这个范围。对于一个使用站点时间长短不同或者接触网络时间长短不同的用户而言,便无法判断他们使用一个站点的可用性情况。不过这个定义倒是可以说明一个规则:不存在一个关于什么是可用的站点的绝对观点,可用性在用户访问站点时会有很大的变化。

  9.5.2 可用性取决于用户使用的媒体

  即使不考虑用户的差异,可用性也会根据用户与站点的互动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可用性还取决于用户使用媒体。在讲述一段新闻时,仅仅用文档和配图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使用视频和文本说明,这种情况则大有改观。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媒体(对于Web而言,媒体包括网络、浏览器、屏幕大小和技术因素)就影响了内容的可用性。如图9.10所示,新浪网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报道新闻,比以往文字性报道更具可用性。

  图9.10 新浪网视频直播界面

  9.5.3 可用性取决于站点的类型和用户的熟悉程度

  在用户的心中,不同类型的站点的可用性也是不同的。相对于一些专业性站点,新闻类站点要更加便于操作一点,这并不是由站点设计者决定的,这完全取决于站点的类型。

  另外,对于用户经常使用、或者必须使用的站点,他们会原谅这些站点的错误,所以尽管会有其他更加简洁便于操作的站点,但是由于用户并不经常使用,所以其可用性还是没有用户经常使用的站点出色。另外,如果用户熟悉了一个站点的操作方式,便会在心理上认同这个操作方式,即便从各个数据的统计来看这种操作方式效率很低,但是由于心理认同的作用,这种站点仍然是可用性高的站点。